賀利氏集團管理委員會主席凌瑞德(Jan Rinnert)為9月12日投產的南京工廠準備了一份特殊禮物——一座威廉·賀利氏的棕黑色雕像。這位出生于1827年的賀利氏集團創始人蓄著胡須,表情嚴肅。
1856年,作為藥劑師兼化學家,賀利氏幾經嘗試,在并非超高溫的條件下熔煉出兩公斤鉑金,為鉑族金屬(包括鉑、鈀等六種金屬,與金、銀合稱為貴金屬)的廣泛運用鋪平道路,同時也開創了以他姓氏命名的“百年老店”基業。
去年,賀利氏集團名列世界500強第482位,銷售收入達到218億歐元。
凌瑞德將南京貴金屬工廠的投產,與152的歷史性時刻相媲美,。就某種意義而言,這無可厚非。投資額達1.2億美元(約合人民幣8.23億元)的新工廠,是賀利氏在中國的最大投資,在全球的三大市場之一。
賀利氏于2015年做出在南京投資的決定。該工廠能通過熱處理、提純等方式,從所回收的工業廢品中,提煉包括鈀、鉑等在內的多種貴金屬,繼而生產新的貴金屬化學品。
金屬品分析機構SFA總經理貝雷斯福德·克拉克(Beresford Clarke)稱,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鉑族金屬市場,以可用于制造汽車尾氣催化器的鈀為例,中國的年需求量達到210萬盎司,占全球總量的約四分之一。
但中國的鉑族金屬資源卻嚴重匱乏,本土所能供應的比例極少。賀利氏提供的資料顯示,國內鈀金的自給為3%,鉑金則只有1%??死苏J為,作為全球最大的鈀金消費國,鈀金在中國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,加大回收力度對滿足本地需求極為關鍵。
克拉克的分析解釋了賀利氏落子中國的用意所在。賀利氏貴金屬中國業務總裁胡敏稱,南京工廠建成后,賀利氏在中國的貴金屬原料回收能力將提高五倍,貴金屬化學品產能也將提高三倍。賀利氏此前在上海和江蘇太倉已設有類似功能的生產基地。
去年,賀利氏通過收購瑞士貴金屬加工企業Argor,躋身全球最大的貴金屬服務商。Argor的核心業務為金和銀的加工制造,賀利氏則更擅長鉑族金屬業務。借助這次并購,賀利氏接收了兩座Argor的貴金屬回收工廠。
南京新工廠將是賀利氏在全球的第九座貴金屬回收工廠,總回收能力的25%。南京也將成為賀利氏貴金屬業務在中國的中心。
賀利氏大中華區總裁艾周平稱,針對現有情況,的貴金屬業務進行調整,包括上海、太倉等地的業務轉移也在備選方案中。
賀利氏預計,到2020年,南京工廠的員工數量將超過200人。那座威廉·賀利氏的雕像有望成為這一變化的見證者,它已被安放在南京工廠辦公樓大堂的一處醒目位置。